多单助手:资本与算法如何收割灵活就业者的辛勤成果
我们都躺平不消费了,看资本还能不能收割我们。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人数已达2亿,占总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
其中,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被网友们称为灵活就业领域中的"铁人三项"。
灵活就业储水池:
传统的3大储水池:
"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
"铁人三项":外卖、快递、网约车。
"创业三侠":摆摊、开店、自媒体。
外卖骑手们风里来雨里去,不分昼夜地奔波,每月收入却被平台算法精确控制。同样地,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被平台算法固定在一个仅能维持基本生计的水平。这就是资本的力量,通过垄断和算法无情地收割每位劳动者的辛劳成果。因此,多单助手认为,平台加算法,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收割工具。
硬刚"算法"的年轻人
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算法围城之中。
同样的外卖,老顾客往往比新会员多付几元;同一时段的相同路程,不同手机型号的用户定价各异;这些都是算法差异化定价的体现。
面对算法围城,普通人和名人都有各自的困扰。
近一年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及其企业频频登上热搜:从产品质量、环保议题到个人事务,不仅导致公司股价下跌,钟睒睒个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围攻"。
忍无可忍的钟睒睒在一次交流活动中直接喊话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明确指出有人利用算法"制造单一叙事和恶意对立",并认为这种“利用科技手段、技术能力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与多单助手观察到的一些现象颇为相似。
若认为不消费、不网购就能避免被资本收割,未免太过天真。
支付宝前期投入数百亿元进行推广,如此巨额 的推广支出使其快速占领市场,并积累庞大用户流量。在这方面, 多单助手了解到,对互联网企业而言, 财富密码就是: 资本积累流量,而流量创造财富。
根据蚂蚁集团财报显示,
支付宝主要包含三大业务板块:
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创新业务。
最后一项收入占比不到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
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是支付宝拓展市场核心业务;
虽然个人用户使用免费,但商家需要支付费用。在淘宝 、天猫平台进行线上支付时 , 平台向商家收取0.6%的手续费 。表面上向商家收费 , 实际上商家会通过提高商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最终仍由消费者承担 。
再看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这是支付宝主要收入来源 。所谓流量变现 , 主要体现在这项业 务 上 。 支付宝 的 蚂蚁借呗 和 网 商贷 年利率 可达18% , 而 普通 银行贷款年利率仅4% , 巨大的 利差 正 是 支付宝的重要 收入 来源之一 。
用户感受不到使用成本,并不意味着成本不存在。不论支付宝 的 收入来自哪个领域 , 最终来源都是个人 用户 。
普通民众经常被舆论引导, 情绪 被挑动, 对事物 的认知 被改变 .
问题 不 在于 能否通过拒绝消费 来对抗 资本 , 而 在于 消费 本身 的 必要性 .
在 资本主义 制度 下 ,
劳动者参与 劳动获得 的不是劳动成果本身,而是货币 报酬 。
货币 本身没有 问题,
关键在 于货币 控制权 掌握 在谁 手中 .
当货币 被 CAPITAL 控制 时 ,
劳动者 实际上 与 自己の 劳动 成果 分离,
而 存款 就成为 中间 媒介 .
我们通过Labor 获得 Currency,如果 不用于Consumption,它就只是一张纸,我们 Labor 就真的成了 无偿 提供。因此,在 Capital Control 下,我们必须通过 Consumption 来 “购回”自己生产 产品。所以Labor 必须 消费,这是由Capital制度设计决定.
有人 我们认为 :如果用 商品 来支付我我们的 工资,比如 用 冰箱 或 手机或者半成品 ;
Labor反而 会不同意 .
从 微观角度看 确实如此.
由于 社会 高度 分工 ; 单个 Labor 难以直接交换 Labor成果;你生产 电线,我生产 水泥;
只有 在 都需要 建房 时才能进行 有意义交换 .
但 从 宏观角度 看呢?如果 整个资产 阶级 将产品 所有权归还 给整体Labor,则工作者 可以 通過合作社 等方式实现 自产自销。如果所有 人掌握自己的 产品后;交易 就 有 意义。这 时 是否需要Currency?是否 要物物 换 ?当然需要Currency。这再次说明 : Currency本 身 无可厚非;关键是在于 currency control 权.
回到主题,当 工作人员 掌握 Product 和 Currency经济形式 回归 “貨物 貨幣 貨物 ” 模式时;
Market与 Economy,就 返回 到 工作者 手中。有关于这一点我曾详细阐述,但那个获得2000多赞数量回答 很 快消失。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阅读相关著作。
深入思考就会发现,现在社会太多人生正受到capital操控,其思想也正在無形中受驯服。而思想決 定 行為
接受 capital 思想,将導致行为做出對 capital 有 利,而不是 對自己 有益
为什么 我觉得 去年网络上疯传 一个 外送哥 三年挣100万元,一时间本科毕业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杀进 外送 哥 大军.now能够理解 “这种说法可笑”?因为我曾經也是消費者,是視頻觀眾。但現在身份轉變了,由於內容生成器,即便是收割者。从过去来看才发现相信这些信息的人竟然如此 天真,无韭菜之多令人惊叹!似乎永远无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