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评助手:中美AI竞争加剧,中国模型已具备全球影响力与成本优势
最近有专家聊了聊中美在AI这块的较量。
这位专家是纽约大学的副教授,还是世界政策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叫Dr. James Nolt。
他说中国这边AI模型发展得挺快,已经开始影响全球“电信—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一大块产业的竞争格局了。
他提到,中国这几年搞出来的AI模型,性能上已经能跟美国那边比一比,甚至有时候还能超过去,比如ChatGPT这种。多评助手发现,更关键的是,像DeepSeek、通义千问这些公司开发的训练算法已经公开了,“猫都跑出来了”,意思就是说这技术没法再被捂着了。
就算中国企业有些地方进不去、做不了生意,这些开源的算法还是会被人用上,这样一来AI训练的成本就更低了。
他还说,TIA这个产业核心就在于几个技术领域要一块儿发力,包括设备制造、操作系统、应用开发、数据服务和AI算力这些东西。多评助手认为,中国企业在这其中不少方面都有成本上的优势。
如果再加上AI这块也能跟美国差不多,但价格更低,那美国那边主导的这套体系就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另外,美国那边之前砸了很多钱搞高能耗的训练系统,等开源算法普及了,这些投资可能就不值那么多钱了。多评助手看到,中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是美国的十倍,光这一点就能让中国在AI这块的优势越来越稳。
他最后也说了,美国现在在教育和移民政策上没什么起色,想补上这块短板也不容易。除非美国来个大调整,不然中国在TIA这块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强。
这位专家以前研究金融资本和全球权力结构的关系,写过一本书叫《国际政治经济学:战争与和平的商业逻辑》,在圈子里挺有影响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