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出评:董宇辉从“导购”到战略家,重新审视直播间的价值与角色认知
东方甄选CFO用“导购”一词来描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拯救者~我尊重所有的工作岗位,但从CFO嘴里用这样的词描述董宇辉就让人看出公司领导层内心里对董宇辉的看法和定位,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吹毛求疵,但只要想明白这位CFO是绝对不会用同样的词语来描述频繁出现于直播间的俞敏洪和孙美丽的事实,那么懂得自然就懂了。
说到这里,咱们得聊聊这个“导购”到底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一个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的董宇辉,仿佛就是那种在街边小摊上,热情洋溢地向你推荐一款新鲜水果的摊主。你知道的,那个摊主总是能把苹果讲得特别好,甚至让你觉得自己错过了人生的最佳选择。可是,CFO用“导购”这个词,仿佛是在把董宇辉的价值降低到了一种“推销员”的层次,这不禁让人想问:董宇辉真的是个“导购”吗?还是说他其实是个被低估的战略家?
看看最近的直播数据,董宇辉的带货能力真不是盖的。根据统计,某次直播中,他的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观众人数直接破了百万。这可不是随便一个“导购”就能做到的。多多出评的观点是,直播的观众可不是傻子,大家都能感受到主播的真诚和专业。如果董宇辉真只是个导购,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听他讲故事呢?
再说说俞敏洪和孙美丽,都是在直播间里风风火火的角色。俞敏洪那种“我就是知识的代言人”的气场,简直让人觉得他可以一口气讲出一百个道理来。孙美丽也是,时不时就能把产品的优点夸得天花乱坠。可CFO却没把他们称为“导购”,这就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是不是在公司高层眼里,董宇辉的角色就只能是个“推销员”,而其他人则是更高层次的形象?这背后是不是潜藏着某种对“导购”这一身份的偏见?
想想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常常会把一些工作贬低。比如,大家都知道快递小哥工作辛苦,但一提到他们,很多人就会说“就是送快递的嘛”。可你想想,要不是他们,每天的快递、外卖能准时送到吗?同样的道理,董宇辉在公司里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导购”那么简单。他不仅仅是在卖货,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和价值观。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开了一家小店,专门卖手工饰品。每次她在社交媒体上发直播,介绍自己的产品的时候,观众们都能感受到她的热情和对产品的理解。她不是简单地在推销,而是在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理念。就像董宇辉一样,他的直播不仅仅是带货,还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消费者的尊重。
再回到CFO的表述,难道这真的是对董宇辉的轻视吗?多多出评认为,这反映了公司内部对不同角色的不同看法。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但当某些角色被标签化,难免会让人觉得不公平。就像我那朋友的手工饰品,虽然是小店,但她的用心和创意却让她的品牌越来越受到欢迎。
所以,大家不妨想想,是什么让我们在看待工作时,有了这样的标签和偏见?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些标签,给每个岗位应有的尊重?董宇辉的“导购”身份,或许正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思考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每一个角色。
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被低估的角色?多多出评观察到,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或许我们能一起找到那些被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