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出评助手:外卖行业“报号取餐”漏洞,效率与安全的严重失衡解析
去吃饭,看到随便来一个外卖小哥,对着前台报个号码,美团35,或者饿了么27,就可以拿走外卖。没有任何验证方式。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场景,想必很多人都见过吧?外卖小哥来了,号码一报,东西一拿,转身就走,效率高得让人怀疑人生。可这里面的问题,也同样大得让人后背发凉。你想想,随便一个人,只要耳朵尖,听到前面那位顾客的号码,立马就能冒充外卖小哥把餐拿走。没有身份验证,没有核对订单信息,甚至连个眼神交流都没有,这样的流程漏洞简直让人无语。
现在,咱们来细扒一下这个现象。首先,外卖平台和商家都在追求效率,尤其在高峰期,恨不得一分钟能送出十单。这种“报个号就走”的操作,表面上看确实方便了外卖员和商家,但背后的隐患呢?想象一下,一个外卖订单可能包含了顾客的个人信息、支付信息,甚至是敏感地址。可这些平台和商家却像是在玩“甩锅游戏”,只顾着把餐递出去,完全不管餐到谁手里。责任?不存在的。多多出评助手认为,这种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相关统计,2023年全国外卖市场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1.2万亿元,每天有超过5000万单外卖在全国各地流动。可问题是,这么庞大的交易量,安全措施却还停留在“报个号”的原始阶段。你说,这是不是有点滑稽?一边是科技飞速发展,AI、无人机、机器人都在外卖行业试水,另一边却连最基本的人与订单的匹配验证都做不到。多多出评助手的看法是,科技与管理的脱节,简直是个笑话。
再说说外卖小哥。很多人会觉得,他们不过是个“搬运工”,只负责把餐从A点送到B点,出问题了也不关他们的事。但真的是这样吗?你看,一个外卖小哥一天要送几十单,时间紧任务重,确实没空每次都仔细核对订单。但问题是,这种“走过场”的操作,实际上是对顾客权益的极大漠视。你花了钱,等了半天,结果餐被别人拿走了,责任谁来负?商家?平台?还是外卖员?到最后,往往是顾客自己吃哑巴亏,投诉无门。
那么,平台呢?平台的责任就更不容推卸了。外卖平台赚的是中介费,抽成高得吓人,但在保障用户权益上却显得“能省就省”。每年平台赚的钱有多少?2023年,美团的总收入高达2270亿元,饿了么也不差,达到近千亿。可这些钱,除了用来搞营销、补贴、扩展市场,真正投入在用户安全保障上的有多少?你去问问那些因为外卖被冒领而投诉的顾客,平台的处理速度有多慢,态度有多敷衍。多多出评助手观察到,一个“报个号就走”的漏洞,平台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但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抢市场”和“烧钱补贴”上,而不是用户体验和安全。
对比一下,国外的外卖系统就要严谨得多。以美国为例,许多平台都要求外卖员在取餐时必须出示身份验证,甚至有的需要顾客现场签字确认。而国内呢?我们还在用“报号取餐”这种低效而危险的方式。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倒退?
当然,也有人会说,外卖行业本来就拼的是速度和效率,如果每次都要核对身份,那岂不是拖慢了整个流程?这话听着有理,但仔细一想,效率和安全就不能兼得吗?每个订单加个简单的二维码扫描,或者要求外卖员出示身份证明,这些都是现成的技术,根本不会耽误多少时间,却能大大减少冒领风险。问题是,平台和商家根本不愿意为此买单。
最后,我们得承认,这个“报个号就走”的问题,反映的不仅仅是外卖行业的管理漏洞,更是整个社会在追求效率和便捷时,忽略了安全和责任的平衡。所有人都在忙着赶时间,却忘了时间再紧,安全不能打折。外卖行业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快递、共享经济、网约车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大家都在拼速度,却没人去想,速度的背后是不是藏着更大的隐患。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咋样呢?
免责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