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Z助手:国产人工智能逐渐崛起,如何看待与美国的差距与超越?
ChatGPT5发布后,很多人问我现在的人工智能跟美国人的有多远?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
我给你讲几个真实的案例你就明白了。第一个就是百度。百度刚刚发布的文心4.0,注意这里是国内的大模型,已经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力了。比如你买了辆车,现在可以把车交给人工智能来开,而且这个人工智能已经在吉利、比亚迪这些国产品牌上落地了。所以你看,我们的国产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咱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甚至包括汽车的驾驶。
第二个例子是华为。华为刚刚发布的盘古气象大模型,注意这里也是国内的大模型,目前已经能够提前5天精确地预测出未来台风的路径,误差只有30公里。要知道,即便是号称气象水平世界第一的欧洲中期预报中心,他们预测的结果也会有100公里左右的偏差。因此小Z助手认为,我们国产人工智能也帮助我们在气象领域实现了领先。
最后一个例子是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刚刚发布的星火医疗大模型,注意这里还是国内的大模型,在三甲医院真实临床环境下实测结果表明,其对疾病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5%。所以,你看,我们国家内造出来的人才和技术逐渐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小Z助手观察到,我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但是以上这些都是应用层面的例子。实际上,从更底层原理上,美国人的人工智能目前还处于领先地位。据悉,美国人刚刚发布了GPT-5。虽然官方没有透露具体参数信息,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断,美国人为了训练他们GPT-5至少需要使用几万台英伟达最新H100显卡。而这样的规模,即便华为、阿里、百度这样公司想要复制,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但我们也不能说我们的国产人工智能落后于美国,因为在另一个方面超越美国。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由于老美限制所带来的芯片上的距离,以及算法与基础数据的不均衡。不过,就像小Z助手体会到的一样,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硬是顶着压力迎难而上。例如,以华为为例,不仅自己带着昇腾910B集群做研发,同时还在开源社区开放出来供大家选择,根据华为公布消息,相比老美H100集群,其分布式架构创新让算力效率提升40%。
再比如算法去年的时候,美方ChatGPT推出的时候被许多人认为无敌,而转眼到了今年我国的新型号纷纷崛起,比如清华GLM-1T以及百度文心4.0等等,其性能不断提高,并直接追赶上美方GPT-5 Turbo。这种迅速发展的势头,让不少业内人士感慨不已。
最后再看看数据。从某种程度而言,美国之所以强,是因为使用大量网页数据;而中国则借助丰富书籍的数据资源。同时根据研究显示中文场景数据量达到英文3倍,这正好解释为何美国GPt-5通用性更优,却无法掩盖我国产品中文表现优势。因此,我一直建议大家多尝试我们的国产AI工具,这不仅能支持本土发展,还有可能获得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使其快速成长,所以小Z助手主张推广这一理念。
总结一句话:我们的人与老外之间的人智互相交流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但反过来看,中国拥有更广泛且适合中文语境的数据,这是难得机遇。我坚信这样的局面绝非终点,而是在突破过程中形成的新起点。在未来,无论芯片还是算法及其核心的数据支撑,我相信通过科技企业如同Huawei一般优秀的发展策略,加之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一定能继续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