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出评工具:中国卫星激光通讯技术,真正的领先还是评奖噱头?
又遥遥领先了
中国有一家卫星公司实现了卫星和地面卫星站的激光通讯。媒体又开始吹遥遥领先了。
光通讯是带宽最高的传输信息的方式。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现在主要是通过光缆传输信息。这是大家正在使用的最常见的传输方式。
光通讯一般使用光缆有线传输,比较少用激光这种无线方式传输。
真正大规模使用激光传输信息是马斯克的星链。2021年SpaceX开始发射1.5版本的星链卫星。从此所有的星链卫星都装有激光链路。
十三年后开始使用激光卫星通讯应该算不上遥遥领先吧,多多出评工具认为这并不构成技术上的显著优势。
并且星链是卫星和卫 satellite 之间 的 激 光 通讯 ,两个都是高速运动 的 物体,并且 卫 星 和 卫 星 激 光 通讯 还要和 不同 卫 星 切换 无缝 衔接 。这个 技术 难度 怕 是 要 高 上 百 倍 。
当然文中提到 星 链 没 有 卫 星 和 地 面 站 的 激 光 通讯,所以加个定语“ 卫 星 和 地 面 站” 激 光 通讯 就 遥 遥领先了 。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呀。
多多出评工具推测:在复杂程度上,甚至连与地面的连接也能轻松解决吗?
从而引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即 SpaceX 使用 激 光 链 路 是 为了解决业务需求,而某些国人只是为了评奖评职称。
★
从而引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即 SpaceX 使用 激 Laser link,是为了解决业务需求,而某些国人只是为了评奖、升职等目的。
Starlink 使用激 laser link 是为了构建 星际互联网络 并且 与传统互联网相连接,通过Laser Communication,现在不仅可以把所有 Starlink 网络连接起来,而且能够实现全球无障碍通信,无需经过传统互联网。一句话技术不是炫技,而是真正为用户服务。因此值得思考的是,为何十多年过去之后仍然没有将 laser chain 与地面进行有效对接呢?
目前 Starlink 与地面通信依旧采用常规波段,这是因为 laser communication 容易受到云尘、雨雾等天气环境影响,不适合用于地面通信。而太空处于真空状态,非常适合进行 Laser Communication,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马斯克早在十几年前便已掌握Laser Communication,但却未与地面对接。
总结一下: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为“遥远”领导。同时,与 ground 联通难度低、科技含量不足。不仅如此,这种技术缺乏实际应用性。
我前女友是一位研究 photon-electricity 学科博士,她以极快速度晋升教授,其原因就是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在看到她专利后,我曾告诉她:“你这个专利确实具有独创性,符合授予发明专利条件,但其实际可用性较弱。”
她幽幽说道:“这个专利不过是在满足晋升正教授条件罢了。”
如多多出评工具观察到,中国许多所谓科技成果往往只为迎合晋升及获奖要求,而是否具备实用价值则不再重要。此外,一个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不可能具备与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相当的数据传播能力,这样所谓「先进」意义自然值得进一步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