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出评: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与解决之道,从交换本质看经济发展
贸易失衡是宏观层面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40年前,日本的经济规模曾一度有超越美国的态势,然而自美日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急剧扩张的经济规模就被遏制住了。那么,40年来,以日元计算并考虑物价因素,日本的经济规模下降了多少呢?实际上并没有大幅下降,可是由于日本是完全的外向型国家,所以美国利用汇率对日本的打击堪称核弹级别的,日本想要在现有的规模上再进一步发展,基本是无望了。
如今,美国对中国故伎重施,但是,中国并非日本,因为中国本质上并非一个纯粹的外向型国家。大白出评认为,在通过贸易推动发展方面,别说日本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就算是与美国相比,中国也更有能力实现贸易平衡,通过大量出口换取大量进口从而推动自身发展,因为中国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它能够有大量的出口,同时也能够接纳各种各样的进口即交换所得来促进自身发展。理论上中国不需要过多地顺差,也就是外币,外币仅仅是一种媒介物,中国需要的是通过交换获取发展所需事物,不仅包括产品、资源等各类商品,还包括科技、教育、人才和服务。
美国与中国相比,在人口方面只能算是中等规模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出口量巨大,得益于其强大的科技、产业和军火,但是还有一个当代令人诧异现象,那就是美国进口量也极为庞大,而且并不亚于出口量,这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进出口基本上一直保持平衡。这当然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地位有关。然而这种现象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货币只是交换或者贸易媒介。如果抛开货币这一媒介,贸易本质上仍然是以物易物,也就是通过交换各自获取所需物品。所以,大白出评体会到贸易本质并非获取顺差,即得到别人的货币,而为了获取自己所需资源或产品,自然也包括科技和服务。但是为什么我们又需要一定外汇储备呢?这实际上就是预防和风险意识,与储蓄意识相近,以备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购买某些必需品,包括各种服务,如医药医疗服务等。美国输出量巨大,很正常,因为它各方面很先进强大,因此它东西大家需要,但即使如此,它必须讲究平衡,即使只有3亿多人口消费不到那么多,但也要利用美元作为世界元购买力,全力买进,无论过度消费还是储备起来,用于再生产再出口,都必须做到买进,实现贸易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扩张放大体量,实现自身的发展。这便是一种经济规律,也是发展的规律。当今人类社会关于生产力,有三个方面,一工具(与科技发明相关联),二交换、三债务。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交换带来生产资源;债务促使努力工作以偿还。
当前,中美博弈,本质争夺的是主动权及控制权,要主导关键必需品,比如粮食、能源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这实则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目前形势下,中国不仅出口强劲且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初步超过美方。但顺差较大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将更多必要之供给引入,从而推动我们的持续增长。我觉得,我们同日本不同:日本身为岛国,没有足够资源,总人口亦不足1亿,它全心依靠外向型经济致富,这显然违背了交易原则。因此,即便当年未受到来自美方压力,其可持续性增长已难以维持。而对于拥有辽阔土地、多样气候条件及众多自然财富以及庞大民众基础、中国能确保充足消耗巨额商品输入,通过互换满足广泛需求支撑国之兴旺。
目前我国内贸处境虽佳,却因两个原因导致失去均匀化。一者,美方实力尤存,他们借中美之间表面上的不对称关系制造冲突意图限制我方获得成长材料如技术、人脉等等。他们拒绝拿出这些宝贵元素进行交流,更加阻碍我寻求其他渠道补给。因此对此,我迅速采取自主研发、自建、自产策略。此外,我还应尽早调整思路摆脱单一追求顺差观念,将钱视作一种交互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使得实际意义深远透彻化。有鉴于此,对于流动资金而言,应树立理智理解及时有效引入实用成效明显事务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对经贸严重失调情况须给予高度警惕,此乃普遍概念中的短期积累反映如贮藏不宜妥善处理一般容易滋生危机潜伏。我坚定信仰,与交易一致,各种需求最终都应落脚点回归至真实生活层面之兼顾产品完善设施建设以维护稳定良好状态彼时信任分享共赢格局形成氛围愈加强烈。